近年来,万山区以新时代农(市)民讲习所为载体,大力推广“文军扶贫·与你同行”讲习活动,对广大农民群众开展政策宣讲、技术培训和文明教育,激发群众增收的内生动力,助力乡村产业的稳步发展。
在黄道乡丹阳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一场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主题讲习正在进行。该村的第一书记刘远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参会群众阐述产业发展的目的和意义,并结合案例,为大家剖析成功经验,进行方法培训。

“我们充分利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这个载体,不定期对老百姓进行培训。做好产业的选择,更好的落实产业政策,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刘远学介绍道。
讲习落幕,刘远学来到农户的种植基地里进行跟踪指导,并针对现阶段种植的百香果、吴茱萸、葡萄等特色作物的日常管护提出了指导意见和建议,让种植农户获益匪浅、信心倍增。

刘远学正在指导农户
“对我们种植户来讲,更加明确了我们以后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在种葡萄的过程中,慢慢的摸索其他的产业,作出更好的选择,把它搞得更好,以后自己生活也会过得更好。”黄道乡丹阳村种植大户肖维华感激地说道。
在丹阳村村集体经济蔬菜大棚基地,一片片绿油油的韭菜长势喜人,务工群众正在收割整理即将拉往市场的5000斤韭菜,大伙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刘远学来到大棚内,在和务工群众共同劳动的同时,宣讲党的好政策,鼓励群众自主创业就业,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热情和信心。

务工群众正在收割整理韭菜
“通过大家的努力,发展生猪养殖、香柚、百香果等产业,各项产业发展态势很好,后期我们继续跟进,制定各种产业技术规程,让老百姓随时随地解决有些技术,产业选择等方面的问题,促进产业更持久的发展。”对于村里的发展,刘远学信心满怀。

在万山,像刘远学这样的“讲习员”还有很多,让群众想有所学,学有所学,学有所用,常态化的跟踪问效和宣传引导,不仅仅增添了群众的创收信心,也让各村的集体经济得到明显提升,产业发展一路向好。
扶贫与扶智,万山区充分利用新时代农(市)民讲习所,发动“文军”进村居、进社区、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宣传党的一系列惠民惠农好政策,将产业发展、政策红利、农技服务等带到田间地头,让群众思想认识得到明显提升,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加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