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的好代表 脱贫路上的领路人
——记万山区人大代表、力坳村委会委员杨元桃
“
没有杨元桃,我们就没有稳定的活干,不能有3000元/月的稳定收入,不然我一家都不知怎么生活了。”田坪村屯冲组贫困群众易木香兴冲冲地告诉我们。
在当地,杨元桃还有一个更响亮的身份:万山区人大代表。说起这位人大代表,当地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2016年6月,她成立百汇源蔬菜种植有限公司,以土地流转、精扶贷等形式,在丹阳村租赁土地500余亩,和村民一起共享脱贫攻坚政策的甜头。
促发展 带领群众奔小康
2014年,借脱贫攻坚东风,颇具经济头脑的杨元桃在田坪村租赁土地80余亩,种植大棚蔬菜,初尝甜头,一家人过上了小康生活,并于2015年住进洋房,买了小车。“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杨元桃身为区人大代表,深知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职责和模范带头作用。在产业发展初见成效的同时,她不忘初心,立志要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为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带动黄道乡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黄道乡党委、政府决定在全乡示范性推广九丰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不甘小成就的杨元桃在得知该消息后,积极向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并到黄道乡农业服务中心咨询相关政策,杨元桃想:黄道乡是贫困程度较深的乡,我一定要利用九丰平台,在黄道发展高标准大棚蔬菜,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杨元桃说干就干。在区人大和黄道乡党委、政府关心和帮助下,经过她的不断努力,将原来的80亩大棚蔬菜扩建成现在的500亩高规格标准化大棚蔬菜基地。与此同时,老百姓也看好蔬菜基地发展的前景,纷纷到基地务工并学习果蔬种植技术,杨元桃都热情接纳,面对农户的勤学好问,她总是耐心解答,热心帮助。为了让群众学到更加专业和具体的技术,杨元桃决定利用基地邀请乡政府科技副乡长对贫困户进行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并在培训结束后,雇佣参加培训的贫困户在基地务工,与贫困户签订劳务合同,保障贫困户利益,更是解决贫困户就业难问题。除此之外,杨元桃还不辞辛苦、主动到贫困户家中做他们的思想动员工作,唤起贫困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动贫困户参与进来,共同发展产业,实现了贫困户“农民变股东”的华丽转变。
“今年,我把土地流转出去发展大棚蔬菜,每年有1000多元租金,还申请了‘精扶贷’入股杨元桃的大棚蔬菜基地,到年底有2000多元分红,平时到蔬菜基地干活,每天还能挣80多块钱。”杨元桃的蔬菜大棚里,来自田坪村正在松土的村民易木香对眼前的发展方式非常满意。几个村民正挥舞锄头,松土、掏沟、拉线……
和易木香一样,许多村民都把公司当成了自己的家。他们把土地流转给公司,每天到基地打工挣钱,下班回家照看老人和小孩,在他们看来,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在蔬菜基地的停车场,村民正把西红柿、丝瓜等蔬菜打包装车。铜仁宏畅果蔬批发负责人陈涛说:“这里的蔬菜口感不错,批发价格也合适。”来这里拉蔬菜有湖南新晃、芷江、怀化等地的客商,蔬菜供不应求。通过杨元桃的示范带动,全乡建有蔬菜大棚1200余亩,12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国家精扶贷优惠政策入股分红,全乡500余贫困群众受益蔬菜大棚成果。
解民忧 实事为民暖人心
2018年3月,在力坳村上深冲组,村民罗名够指着自来水说,“这都是杨元桃代表为我们村民做的好事”。力坳村上深冲组地势高,饮水问题一直困扰着全组村民的生产生活,特别是从力坳村新搬迁到上深冲组的群众更是饮水困难。2018年,随着脱贫攻坚迎接国家验收的日子日益临近,看到群众期盼的眼神,杨元桃下定决心解决这一历史问题。通过测算,解决饮水问题需一次性投入水管4000米、解决蓄水池50方。她一方面多次到区、乡水务部门奔走、呼吁、求助,使项目得以落地。另一方面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人脉关系做群众思想工作,化解群众用水占地等矛盾纠纷,使项目顺利实施。杨元桃始终以“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为工作动力,在人大代表的岗位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了带头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体现了一名人大代表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