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万山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不断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渠道,通过为代表搭建“履职平台、丰富履职渠道、优化履职服务”,进一步提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有效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搭建履职平台,让代表“想为能为”。牢牢把握“四个机关”中代表机关定位不动摇,积极主动为代表履职搭建平台,不断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渠道,激发代表履职热情。目前已投入财政资金300余万元建成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11个,村级联络室2个,保障代表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让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更加紧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更加丰富。如,万山镇人大将人大代表联络站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创新“3个3”新做法,不断丰富和完善民主民意表达渠道,实现代表联系选民“零距离”、代表履职“全天候”、人大监督“实时化”。仁山街道人大工委探索开展“仁山夜话”形成民生实事闭环管理模式,打通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后一米”。黄道乡人大坚持以规范化建设人大代表联络站为抓手,坚持“规范式”建设、“精准式”管理、“多元式”服务,让代表“进站”可为、“驻站”能为、“出站”有为,着力把人大代表联络站打造成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之间沟通交流的“连心桥”等。
丰富履职渠道,让代表“愿为勤为”。以“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为抓手,不断创新代表履职形式,丰富代表履职渠道,引导代表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献力,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献智,紧扣万山朱砂矿系列文化遗产申遗建设献策,不断展现人大之能、代表之为。深入推进“345”代表工作法,为加强代表联络服务和保障代表闭会期间依法履职尽责制定任务图、划定责任圈、设立基准线,不断激发基层人大代表担当履职热情。创新探索“5个说了算”的实践与做法,有序组织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参与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监督活动,保证在各项工作、各个环节都能听到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声音。落实好代表联组活动,按照地域相近、人员相亲,将全区11个乡镇划分为4个片区,每个片区轮流牵头组织开展学习培训、共建交流、结对认亲等“融情”系列活动,使代表与代表之间在能力提升、履职效率上实现互联、互动、互通、互补、互促。邀请人大代表参与调研视察、执法检查、述职评议等活动以及列席旁听常委会会议,就重要议题听取代表意见建议,让人大代表责任感、参与感、荣誉感充分彰显。
强化履职服务,让代表“善为有为”。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专家授课与代表交流、集中学习与观摩考察、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等方式开展代表履职培训,不断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近年来,先后组织200余名代表赴北京、天津、福州、深圳、西安、贵阳等地开展培训、考察,既拓宽了视野、又丰富了见识。健全完善代表“双联”工作机制,按时为代表寄送《人大论坛》《铜仁人大》等学习资料,畅通代表知情知政渠道,提高代表履职服务保障水平。落实好人大代表活动和工作经费,督促各级财政将人大代表活动和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按照规定和标准及时兑现无固定工资收入的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补贴,关心关爱区内各级人大代表的工作生活。探索通报表扬优秀代表和优秀代表议案建议机制,将代表学习业务知识、参加会议活动、提出意见建议、联系服务选民等纳入履职考核,对考核优秀的进行通报表扬。今年,常委会对6件优秀代表建议进行通报表扬,11名优秀代表履职故事被制作成视频在区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主会场进行展播,同时在微万山、万山人大公众号上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