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万山区人大坚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主题,聚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的决议》,全心全意把提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组织全区各级人大代表“走出来”提能力、“沉下去”抓调研、“向前靠”做示范,激励人大代表在新征程上主动作为、依法履职、展现风采,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山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坚持“走出来”,强化能力提升。一是积极推荐履职培训。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首要政治任务,紧盯人大代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提升目标,把对党忠诚作为终身课题,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在定期为人大代表寄送《人大论坛》《铜仁人大》等学习辅导资料基础上,推荐选派各行业领域人大代表参与省、市人大在浙江、贵阳等地举办的履职能力培训班4期30余人次,让人大代表适时“走出去”,在学习培训中掌握履职要领,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二是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结合年度工作要点安排和高质量发展需要,精心筹备,主动设计,在深圳市经理进修学院举办人大代表及人大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助推乡村振兴培训班1期50余人次,引导人大代表更新观念,创新方法,及时“充电”,实地考察学习人大代表联络站运营、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建设新思路、新模式,扑下身子向发达地区“取好经”,打开新时代人大工作新局面。三是开展跨区交流活动。聚焦事关全区高质量发展、涉及领域层面多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纵横相连、抱团发展思路,由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牵头,各乡镇(街道)人大并肩协同开展环保行、夜间经济调研等跨区联组活动5场次300余人次,互鉴互学,查找不足。加大向省、市人大汇报工作力度,各项工作得到省、市人大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同时扩大与兄弟区县人大“朋友圈”,深入松桃、玉屏、江口等考察学习人大工作5批100余人次,加强沟通联络,学习经验做法。

二、坚持“沉下去”,大兴调查研究。一是健全“双联”机制。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加强代表联络服务,建立常委会组成人员同人大代表联系对子30个,督促各乡镇(街道)人大建立辖区各级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对子,每月走访联系不少于2次,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涵养“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情怀,把更多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列入人大监督议题,做到时刻把人民群众当做第一老师,踏实向人民群众虚心求教问学,积极为人民群众答疑解惑、排忧解难。二是拓展代表履职渠道。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对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室)提级改造,组织开展全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与管理观摩活动,让人大代表联络站真正成为人大代表学习之家、履职之所、活动之地、凝心之寓。持续邀请人大代表有序参加专题询问、工作评议和列席区人大常委会会议、活动80余人次,让代表建议、群众诉求在一线收集,更加有效地把人民群众智慧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动力。三是改进人大监督方式。认真学习市人大“4+N”监督模式,更加突出一线工作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着力在监督选题上聚焦精准、监督方式上注重多元、监督力量上形成合力,特别是紧扣基层一线反映强烈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乡村医疗机构发展、城镇建设用地保障等,联合开展各类调研12场次190余人次,努力提高审议“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报告质量,提出含金量高的意见建议50余条次,推动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走深走实。

三、坚持“向前靠”,力促作用发挥。一是突出基层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引导基层首创,紧扣乡镇(街道)人大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大代表联络站作用发挥等领域总结的经验,创新探索5个“说了算”新做法,将“仁山夜话”互动平台建在人大代表联络站,大力推行共建、共商、共享三项表达机制,把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目前,人大代表轮流进站接访人民群众300余人次,推动解决民生实事37个,让群众在参政议政中感受到最真实、最直接的民主。二是组织十项主题活动。深入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召开四级人大代表座谈会,制定“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工作方案,自我加压打造活动升级版,围绕区委“四新”“四化”和“3+2”产业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组织“聚焦‘四新’‘四化’、建设美丽万山·人大在行动”十大主题活动,联动开展各类调研10场次240余人次,从助推新材料产业、现代农业、大数据、夜间经济、生态环保等方面发力,提振干部精气神,增强工作主动性,展现人大新风采。三是激励代表示范引领。发出致人大代表倡议书,鼓励全区各级人大代表结合自身专长、资源优势,积极领办创办产业项目60余个,全力参与招商引资20余个,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又着力当好高质量发展“参谋”“军师”,主动靠前、依法履职,紧扣高质量发展献策,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献力,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献智,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持续带动人民群众增收致富,全力推动万山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万山区人大 刘中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