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近年来,大坪乡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深入一线,主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利用“小板凳”议事会的形式,找准群众急难愁盼实际问题,推动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的“板凳作风”,用“小板凳”议事形式积极推进农村基层综合有效治理。
“小板凳”上,讲政策问民需
“耕地红线不能碰,我们大家建房必须严格遵守‘八不准’,一是不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房;二是不准强占多占耕地建房……”在大坪乡川硐村六麻田组,区人大代表、川硐村支部委员、监委会主任胡正华正认真地给群众讲解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政策,宣传申请建房手续及所需相关资料。同时,倾听了农户的想法和心声,收集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问民需,畅民意。大坪乡以网格为单位,搭建议事平台,将政策宣讲、民主议事、建言献策融为一体,区、乡两级人大代表深入村组一线,在村组院落“搬凳子”,开“院坝会”,向群众宣传乡村振兴、民政低保、法律法规、文明创建、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和政策知识,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当前全乡重点工作征求意见和建议,建立群众需求导向机制,倾听群众心声,做到矛盾问题早发现、早化解,引导群众广开言路、反映诉求。今年来,通过“小板凳”议事收集意见建议240余条。
“小板凳”上,聚民智促自治
“为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村风,村里面完善了之前的村规民约,针对这内容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来,有什么说什么,畅所欲言!”在铜锣村小院子组,区人大代表、铜锣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姚元贵一番话语,化解了参会村民的拘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着意见。

“这禁止大操大办红白喜事,得写清楚限制办酒桌数呀”“这乱扔垃圾,不讲卫生的得把怎么处罚的加上去”“我建议把奖励的内容写到村规民约,比如: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一次性奖励2000块……”大家坐在小板凳上,唠家常式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姚元贵也一条条认真记录着。
群众事群众议,基层治理有活力。通过“小板凳”议事会,为群众自治搭建了平台,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一桩桩事情在商议中达成共识,一条条好建议在议事中涌现,既拉近了干群关系,又有效调动了群众参与村级治理的热情和干劲,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更好地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决策、自我服务。今年来,开展“小板凳”议事50余次,参与群众1200余人次,将收集落实群众意见建议转化成工作成效。
“小板凳”上,解民忧暖民心
“今年水稻卷叶虫很严重,大部分秧田都受灾了,不知道怎么防治?”“希望村里面或者乡政府帮忙解决几百米的水管,把山上的水源引流到池塘里,通过蓄水来解决农业灌溉!”在“小板凳”议事会上大家积极反映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当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大坪乡人大代表及时介入,联合乡农业服务中心、环保林业水务中心现场核实,协调帮助川硐村栗子山组村民解决水管700米;免费向群众发放4000亩甲维盐、虫螨睛等农药,并耐心向村民讲解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

群众诉求有处说,群众诉求有人解。随着“小板凳”议事会的深入开展,一件件问题难题迎刃而解,大坪乡人大代表坚持以诉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时刻掌握问题办理进度和群众满意度,对问题解决不到位的及时反馈并督促整改,确保每个问题都能落到实处、见到成效。今年来,通过“小板凳”议事会解决问题4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20余件,有效推进农村基层治理和社会和谐大发展。(大坪乡 杨源 蒲黎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