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天晴,风清气爽。五月的傍晚,郁郁葱葱的便水溪河畔如约等来了散步的村民,有年迈的爷爷奶奶,也有携家带口的年轻人。“河畅、水清、岸美”的母亲河景观迎来了更多的村民“打卡”,而这一切来源于黄道乡区、乡、村三级河长和区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来源于全乡人民群众的共同呵护和保护。便水溪(黄道段)发源于万山镇,流经黄道境内丹阳村、田坪村、马黄村、白屋场村、大榜村,然后流入湖南省芷江县上平乡与舞水汇合,为舞水河一级支流。便水溪(黄道段)主河道长26公里,流域面积92平方公里,被黄道人民群众亲切唤为“母亲河”。

近年来,随着畜禽规模养殖、集镇建设的快速推进,便水溪河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臭水沟、散养鸡鸭、水面漂浮物等严重影响了便水溪河的“颜值”与“气质”。“河里的白色垃圾屡禁不止。”“有人在河里散养鸡鸭。”“河水有臭味。”……2023年4月,丹阳村、白屋场村、大榜村的多名人大代表反映便水溪河生态环境恶化,建议乡党委、政府加大河道综合整治力度,还“母亲河”“一河清水、两岸秀色、三季花香、四季常青”的精致景观。为了源头活水来,黄道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着9名村级河长多次到河段巡河,现场察看河段生态环境,对河道综合整治“把脉问诊”,以上率下推动河道综合治理工作。

人大代表有呼声,党委政府有回应,人民群众有响应。臭水沟没了,散养鸡鸭现象整治了,河岸的垃圾消失了……清亮的河又回来了。“每天晚饭后,我都会带着我母亲到河边走走,最能感受到环境的变化。”黄道乡居委会居民肖倩告诉笔者,随着河道生态环境的改善,每天河边散步的队伍越来越庞大,群众的满意指数、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黄道乡 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