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万山区人大高度重视国有资产管理,通过健全制度、深入调研、创新方法、跟踪问效等方法,着力当好“大管家”,看紧守好“资产库”,有效盘活全区闲置、低效国有资产,发挥了国有资产最大经济社会效益。健全制度,绘好监督“保障图”。2020年12月,区委出台了《铜仁市万山区人民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区人民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报告方式和重点、审议程序和重点、组织保障等,推动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法定化、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为人大实行国有资产监督提供了保障。近年来,万山区人大通过“法定+综合”方式制定监督“时间表”,先后对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专项审议,2023年将对教育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专项审议。

深入调研,摸清资产“家底子”。在听取和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报告前,组建“分管领导+责任委室+人大代表+责任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调研组,坚持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四步走”原则,深入乡镇(街道)、区直有关部门、国有企业听真话、察实情、探家底,充分了解全区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资产管理意识不强、重视力度不够、职责履行不到位;国有资产管理基础薄弱、资产权属不清、底数不明等问题,作出了强化资产管理责任意识,落实管理责任;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规范资产管理;加强资产管理力度,提升资产使用效率;强化队伍建设,提升资产管理水平4条建议。针对国有企业国有资产台账不完善、整体效益偏低、管理制度不健全、处置不规范和国有企业扶持实体经济的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台账,有效盘活闲置国有资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激发国有企业内生活力;发挥国有资本优势,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等5条建议。

创新方法,打出监督“组合拳”。加强与乡镇(街道)人大、财政、审计、纪委监委、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密切联系,探索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形成监督工作合力。将听取和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决算、部门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和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相结合,以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口径审查,实现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全过程监管,增强监督实效。充分利用预算联网监督平台,实时监控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报表,让国有资产监督搭上信息化列车。

跟踪问效,交出监督“满意卷”。按照法定程序,形成“专题调研-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整改落实-满意度测评”闭环工作模式,听取区人民政府执行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建议的情况报告,畅通监督“最后一公里”。通过跟踪问效,目前,区人民政府处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共12笔,累计处置金额491.75万元,其中:划转4笔,累计金额424.49万元,核销8笔,累计金额67.26万元;整治在建工程147个涉及金额8.12亿元及时转固;组织全区国有资产管理人员160余人次学习《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8号);开展了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做到家底清楚、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卡相符、系统(财务系统、资产系统、月报系统)相符。(区人大办 李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