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万山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把紧紧依靠代表、主动服务代表、密切联系代表作为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重要支撑,通过“搭建三个履职平台、建立三项岗位机制、推行三种考评方式”,不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拓宽代表履职载体、激发代表履职活力,以高质量代表工作全过程聚焦高质量发展、全要素服务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贡献万山实践样本。
搭建三大履职平台,让代表“能为”。一是构建学习平台。坚持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多渠道、多形式提升代表履职能力,通过“网学上+线下辅,专题讲+实地研,老带新+结对帮”等形式,办好代表学习“辅导站”,做好代表学习“辅导员”,推动代表思想理论与业务知识双向融合、同步提升。今年以来,举办代表培训班1期,培训代表90人次,选派代表参加省、市人大以及其他部门组织的培训10期50人次,依托代表联络站平台组织代表进站学习500余人次。二是创设活动平台。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出台《万山区人大常委会深化“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工作方案》,细化十个子活动方案,探索推行“12345”工作法,号召和动员全区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高质量发展主战场,不断在万山朱砂矿系列文化遗产申遗上献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上献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上献力,涌现了一批勇担当、善作为的先进典型,形成了“四级人大联动,代表全员参与”的工作大格局。三是丰富联系平台。按照主题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活动常态化要求,把全区11个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进行全面升级,打造成既体现地域特征,又满足工作需求的特色联络站(室),不断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内容和形式。同时结合乡镇(街道)联络站(室)功能定位和特色优势,提炼出有活力、接地气的工作品牌,实现代表联络站“一乡镇(街道)一特色,一站(室)一品牌”,更好发挥出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作用。目前,全区11个(街道)全部完成工作品牌的提炼,3个乡镇(街道)完成特色联络站的升级打造。
建立三个岗位机制,让代表“勤为”。一是按需设岗。聚焦党委政府所需、人民群众所盼,结合当前重点工作、重大任务、重要职能,立足人大职能,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和落脚点,科学设置乡村振兴示范岗、政策法规宣传岗、创文巩卫志愿岗、民生实事服务岗、社会治安巡逻岗、矛盾纠纷调解岗、移风易俗新风岗、社情民意收集岗8个岗位,为代表搭好履职舞台、找好履职位子,在各自岗位上尽所能、展所长、履好职。二是因人认岗。按照“岗位所需、代表所长,就近便利、人岗相适”原则,通过个人认岗、小组定岗、公示明岗方式,每名代表主动认领2—3个岗位,推行“数字赋能 码上履职”,在履职区域内通过二维码形式公布代表的姓名、联系方式、岗位职责等内容,群众“一键扫码”即可“云上”约见代表,提出建议意见、反映问题诉求,实现了代表联系群众“零距离”、代表履职“全天候”、人大监督“实时化。目前,全区4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主动参与认岗800多个。三是明责定岗。结合岗位实际,细化每类岗位工作职责,量化岗位目标要求,确保代表岗位职责清晰,为避免岗责分离,出现“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现象,要求代表在岗位上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年至少开展1次政策宣讲、提出1条意见建议、办理1件民生实事、开展1次选民走访、参加1次志愿活动,推动“会议代表、挂名代表、举手代表”真正转变为“常任代表、责任代表、勤为代表”。2023年以来,全区各级代表走访选民3万余人次,收集群众意见110余条次 ,办理民生实事690余件。
推行三种考评方式,让代表“有为”。一是选民测评。不断健全完善代表述职评议制度,各级人大代表任期内至少向选区选民述职一次,围绕为民办实事、出席相关会议、服务联系群众、提出意见建议等方面向选民述职,接受选民现场提问与质询,既肯定成绩,也进行挑“刺”,同时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及时向乡镇(街道)人大主席团和区人大常委会报备,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2023年,全区共组织90名人大代表到选区述职,测评结果均为“满意”。二是代表互评。将代表述职与经验交流结合起来,每年有重点地选择一批优秀代表参加履职故事分享会,大家对标先进相互学习、检己正身相互评价、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在总结经验中不断提高,在互评借鉴中不断完善,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加强,形成代表比学赶超良好氛围。2023年,已经组织11名代表参加参加履职故事分享座谈会,共收集自评互评意见建议50余条。三是人大会评。为进一步激发代表履职潜力、代言活力和为民动力,在主任会议上推选出10-15名履职情况好、作用发挥优、示范带动强、个人表现突出的人大代表给予表扬,并将他们的履职故事制作成视频在媒体公众号上进行宣传,同时,作为各类评优评先表彰、本级人大代表连选连任和上级人大代表人选的推荐依据之一。年初评选出的12名代表,他们的履职故事被制作成视频在微万山公众号和区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进行专题播放宣传,取得了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