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上旬,驱车从万山城区前往黄道乡丹阳村百汇源蔬菜大棚基地,又宽又直的产业路从乡镇主干道直达蔬菜大棚区域,远远地透过密林看到一片蔬菜大棚就在山脚处,种植大户杨元桃正在其间忙碌。
杨元桃,区人大代表、贵州百汇源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多年来带头发展蔬菜产业,因蔬菜质量优质,产品直销粤港澳大湾区,并获得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2023年带领周边1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发放群众务工费200余万元。2023年7月,被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评为“新时代贵州人”。
当下正是黄瓜成熟、热销的旺季,走进大棚里,来自临近村的务工人员正有条不紊将新鲜采摘的黄瓜打包装箱、统一称量、装车,呈现出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
杨元桃介绍,基地种植的黄瓜口感清香脆甜,而且绿色纯天然,营养价值高,既可以当蔬菜,也可以当水果食用,深受消费者喜爱。并且基地里的黄瓜都采用了嫁接技术,黄瓜生长周期更短,采摘期更长,种植成本更低,亩产可达1.5万公斤,每亩可收入2万余元,经济效益可观,已逐渐成为当地种植户的首选。
杨元桃是黄道乡地地道道的农民,因地处武陵山腹地,山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亩,“陡、少、碎、瘦”曾是当地耕地的典型特征。杨元桃回忆,那时候一年忙到头,也只能依靠“老把式”种植来维持家庭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最后迫于生计,只好另谋出路。
10年的变迁发展,这一切已成过去。现在,杨元桃又回到了家乡当起了农民,不仅能向地要“粮”,更是靠山吃山,点“绿”成“金”,通过种植大棚蔬菜,带领村民一起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杨元桃回忆道:转机出现在2017年,根据上级安排,黄道乡将大棚蔬菜产业作为带动群众脱贫的重点产业来抓,广泛发动群众加入种植行列,助力脱贫攻坚。在精心经营下,农产品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也在不断拓宽,从一开始的80亩大棚蔬菜扩建至现在600亩高规格标准化大棚蔬菜基地,并在2017年成立了贵州百汇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但规模化种植的难度还是超出了杨元桃的想象。大规模地种植同一种蔬菜,也需要考虑土壤、温度、雨水等多方面的因素,靠着自己之前的“土把式”,根本不够用。幸好乡里安排了有不少农技专家做培训,讲技术。杨元桃积极向他们取经,将探讨来的经验与方法记录下来,在自己蔬菜大棚中进行实践、改良,总算摸索出了专业而高效的种植方法。
这些年来,她在大棚通宵观测过环境,也在凌晨跟工人们一起采摘装货,每天再忙也要去菜地里转一转,看看土壤温度、湿度,观察蔬菜病虫害情况,记录菜苗生长状态……
有心人,天不负。谈起创业过程,杨元桃坦言,在种植蔬菜这条路上的决心无比坚定。截至目前,杨元桃的蔬菜基地共带动周边5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173户建档立卡户获得产业分红。大棚蔬菜产业成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助推器”,杨元桃也先后获得“贵州省巾帼建功标兵”“铜仁市五一劳动章”“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最美劳动者”等荣誉称号。
“以后我还要继续在这个产业上发挥自己的长处,带动乡亲们把产业发展上去,为黄道乡的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谈起未来的发展,杨元桃充满了自信。她说,要继续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继续把黄道水土栽培的蔬菜输送到全国各地,走进千家万户的餐桌。